Skip to content

Commit

Permalink
📝 the page of http
Browse files Browse the repository at this point in the history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Copyes committed Mar 8, 2018
1 parent 0427424 commit d14c1a2
Show file tree
Hide file tree
Showing 2 changed files with 154 additions and 0 deletions.
142 changes: 142 additions & 0 deletions http.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142 @@
### http 和 https 相关知识点总结

##### 网络模型

* 7 层网络模型

![7层网络模型](http://img.blog.csdn.net/20160127132708631?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gravity/Center)

1》应用层:提供给操作系统或者应用程序,用来进行网络通信的标准接口

2》表示层:不同的 pc 机拥有不同的编码方式,需要在这里进行转换,转换成网络通信中采用的标准表现形式

3》会话层:负责在不同的 PC 的不同进程之间建立或者拆除连接,另外,还有插入同步点的机制(保证断线重新从这个位置传输)

4》传输层:负责两个主机之间的端对端的数据连接&传输

5》网络层:选择合适的路由,职责就是正确的找着目的站

6》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的节点之间准确的传输数据(以帧为单位,每一帧:数据+控制信息)

7》物理层:让原始的数据比特流能在物理介质上传输

* 4 层网络模型

![4层网络模型](http://img.blog.csdn.net/20160127132929760?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gravity/Center)

1》应用层:向网络应用提供接口,并且对应用内的数据格式进行统一编码

2》传输层:负责两个主机之间的端对端的数据连接&传输&传输控制、错误恢复

3》网络层:选择合适的路由,职责就是正确的找着目的站

4》网络接口层:负责通过网络发送和接收 IP 数据报

##### 加密算法相关

> 1、对称加密
有流式、分组两种,加密和解密都是使用的同一个密钥。

例如:DES、AES-GCM、ChaCha20-Poly1305 等,最常用的就是 DES

> 2、非对称加密
加密使用的密钥和解密使用的密钥是不相同的,分别称为:公钥、私钥,公钥和算法都是公开的,私钥是保密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性能较低,但是安全性超强,由于其加密特性,非对称加密算法能加密的数据长度也是有限的。

例如:RSA、DSA、ECDSA、 DH、ECDHE,最常用的就是 RSA

> 3、哈希算法
将任意长度的信息转换为较短的固定长度的值,通常其长度要比信息小得多,且算法不可逆。

例如:MD5、SHA-1、SHA-2、SHA-256 等

> 4、数字签名
签名就是在信息的后面再加上一段内容(信息经过 hash 后的值),可以证明信息没有被修改过。hash 值一般都会加密后(也就是签名)再和信息一起发送,以保证这个 hash 值不被修改。

##### http 详情

> 1、http 访问过程
主要就是三次握手的过程。
![三次握手](http://pic4.zhimg.com/v2-e367a5e3bc28fb7fd083ddc201e7e693_b.png)
从上图可以看出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都是“裸奔”的

![中间人](http://pic4.zhimg.com/v2-831635f04f3732e866af0ec6ce1040e7_b.png)
从上图可以看出,http 请求在发送过程中,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没有任何身份确认的步骤,数据全部是裸奔在网络上。有人存心想攻击你的话,直接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截获消息的传递。消息截获后,黑客就可以冒充服务端给客户端返回消息了。这一现象也是我们常说的劫持。

所以 http 传输所面临的风险就是:

* 窃听风险:黑客可以获取通信内容
* 篡改风险:黑客可以修改通信内容
* 冒充风险:黑客可以冒充他人的身份参与通信

##### http 向 https 演化的过程

> 1、传输内容对称加密
因为信息泄露大概率是因为信息的明文传输,所以想到这点,于是就产生了加密传输内容的方法。(黑客在不知道密钥的情况下是不能解密来知道传输内容的)
![传输内容对称加密](http://pic1.zhimg.com/v2-8d8138e883455e4d316d644c79a89314_b.png)

这种方式还是有很多缺点的:

* 不同客户端和服务端众多,那么就要维护很多的密钥,导致维护成本会很高
* 因为每个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安全级别不一样,所以也会导致密钥的泄露

> 2、传输内容非对称加密
因为传输内容对称加密的缺点,那么我们就可以换种思路了。就将传输内容非对称加密后传输。
![传输内容非对称加密](http://pic2.zhimg.com/v2-660bec42419281a9ec47c029089a77c9_b.png)

如上图所示,客户端用公钥对请求内容加密,服务器使用私钥对内容解密,反之亦然,但上述过程也存在缺点:

* 公钥是公开的(也就是黑客也会有公钥),所以第 ④ 步私钥加密的信息,如果被黑客截获,其可以使用公钥进行解密,获取其中的内容

> 3、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结合
通过上面的两步,我们发现两种方式都有着自己的优缺点。那么我们就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各自的优点就好了。

![两种方式结合](http://pic3.zhimg.com/v2-22570e3e422de7951ce7c5c3e8435312_b.png)

* 如上图所示第 ③ 步时,客户端说:(咱们后续回话采用对称加密吧,这是对称加密的算法和对称密钥)这段话用公钥进行加密,然后传给服务器
* 服务器收到信息后,用私钥解密,提取出对称加密算法和对称密钥后,服务器说:(好的)对称密钥加密
* 后续两者之间信息的传输就可以使用对称加密的方式了

上面还是会有问题的:

* 第一步中的公钥怎么获取
* 怎么确信当前送到服务器是真实的服务器而不是黑客呢?

> 4、获取公钥和身份确认
![获取公钥和身份确认](http://pic3.zhimg.com/v2-f2ac6567fa1a3c10e73eba59eab3823a_b.png)

**获取公钥**

* 提供一个下载公钥的地址,回话前让客户端去下载。(缺点:下载地址有可能是假的;客户端每次在回话前都先去下载公钥也很麻烦)
* 回话开始时,服务器把公钥发给客户端(缺点:黑客冒充服务器,发送给客户端假的公钥)

那有木有一种方式既可以安全的获取公钥,又能防止黑客冒充呢? 那就需要用到终极武器了:SSL 证书

![带证书](http://pic1.zhimg.com/v2-5e2241fae8b593ff7f3b3a308ef81c10_b.png)

**SSL 证书包括:**

* 证书颁发机构的 CA
* 证书的有效期
* 公钥
* 证书所有者
* 签名
* 等等

> 5、SSL 证书校验
* 首先浏览器读取证书中的证书所有者、有效期等信息进行一一校验
* 浏览器开始查找操作系统中已内置的受信任的证书发布机构 CA,与服务器发来的证书中的颁发者 CA 比对,用于校验证书是否为合法机构颁发
* 如果找不到,浏览器就会报错,说明服务器发来的证书是不可信任的。
* 如果找到,那么浏览器就会从操作系统中取出 颁发者 CA 的公钥,然后对服务器发来的证书里面的签名进行解密
* 浏览器使用相同的 hash 算法计算出服务器发来的证书的 hash 值,将这个计算的 hash 值与证书中签名做对比
* 对比结果一致,则证明服务器发来的证书合法,没有被冒充
* 此时浏览器就可以读取证书中的公钥,用于后续加密了
12 changes: 12 additions & 0 deletions javascript.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Expand Up @@ -106,3 +106,15 @@ let Sub = function(){
![ES5](https://lcx960324.gitbooks.io/front-end-cheat-sheet/content/assets/es5-inherit.png)
![ES6](https://lcx960324.gitbooks.io/front-end-cheat-sheet/content/assets/es6-inherit.png)
> JavaScript 垃圾回收机制
**标记清除**
这是 JavaScript 最常见的垃圾回收方式,当变量进入执行环境的时候,比如函数中声明一个变量,垃圾回收器将其标记为“进入环境”,当变量离开环境的时候(函数执行结束)将其标记为“离开环境”。至于怎么标记有很多种方式,比如特殊位的反转、维护一个列表等,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使用什么策略,原则上讲不能够释放进入环境的变量所占的内存,它们随时可能会被调用的到。
垃圾回收器会在运行的时候给存储在内存中的所有变量加上标记,然后去掉环境中的变量以及被环境中变量所引用的变量(闭包),在这些完成之后仍存在标记的就是要删除的变量了,因为环境中的变量已经无法访问到这些变量了,然后垃圾回收器相会这些带有标记的变量机器所占空间。
**引用计数**
在低版本 IE 中经常会出现内存泄露,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其采用引用计数方式进行垃圾回收。引用计数的策略是跟踪记录每个值被使用的次数,当声明了一个变量并将一个引用类型赋值给该变量的时候这个值的引用次数就加 1,如果该变量的值变成了另外一个,则这个值得引用次数减 1,当这个值的引用次数变为 0 的时候,说明没有变量在使用,这个值没法被访问了,因此可以将其占用的空间回收,这样垃圾回收器会在运行的时候清理掉引用次数为 0 的值占用的空间。

0 comments on commit d14c1a2

Please sign 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