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26 lines (124 loc) · 21.1 KB

091.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26 lines (124 loc) · 21.1 KB

5.婆羅門品
中部91經/梵壽經(婆羅門品[10])(莊春江譯)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與五百位比丘的大比丘僧團一起在毘提訶進行遊行。
當時,梵壽婆羅門住在彌梯拉,他已衰老、已年老,高齡而年邁,已到了老人期,一百二十歲,是三吠陀的字彙、儀軌、音韻論與語源論、古傳歷史為第五的通曉者,聖句的通曉者、懂文法者;是在世間論與大丈夫相上的無欠缺者。梵壽婆羅門聽聞:
「先生!釋迦人之子、從釋迦族出家的沙門喬達摩與五百位比丘的大比丘僧團一起在毘提訶進行遊行,又,那位喬達摩尊師有這樣的好名聲被傳播著:『像這樣,那位世尊是阿羅漢、遍正覺者、明與行具足者、善逝、世間知者、應該被調御人的無上調御者、人天之師、佛陀、世尊。』他以證智自作證後,為這包括天、魔、梵的世界;包括沙門、婆羅門的世代;包括諸天、人宣說,他教導開頭是善、中間是善、完結是善;意義正確、辭句正確的法,他說明唯獨圓滿、遍清淨的梵行,見到像那樣的阿羅漢,那就好了!」
當時,梵壽婆羅門有一位名叫巫多羅的學生婆羅門徒弟,是三吠陀的字彙、儀軌、音韻論與語源論、古傳歷史為第五的通曉者,聖句的通曉者、懂文法者;是在世間論與大丈夫相上的無欠缺者。那時,梵壽婆羅門召喚巫多羅學生婆羅門徒弟:
「親愛的巫多羅!這位釋迦人之子、從釋迦族出家的沙門喬達摩與五百位比丘的大比丘僧團一起在毘提訶進行遊行,又,那位喬達摩尊師有這樣的好名聲被傳播著:『像這樣,那位世尊是阿羅漢、遍正覺者、……。』……(中略)見到像那樣的阿羅漢,那就好了!來!親愛的巫多羅!你去見沙門喬達摩。抵達後,請你理解沙門喬達摩,是否那位喬達摩尊師有如此好名聲被傳播,或者不是;是否那位喬達摩尊師是像那樣的,或者不是像那樣的,我們將像這樣瞭解那位喬達摩尊師。」
「但,先生!我怎樣理解那位喬達摩尊師:是否那位喬達摩尊師有如此好名聲被傳播,或者不是;是否那位喬達摩尊師是像那樣的,或者不是像那樣的呢?」
「親愛的巫多羅!三十二大丈夫相被記載在我們的經典中,凡具備大丈夫相者,只有二個趣處而無其它的:如果他住於俗家,他是轉輪王,如法的法王,征服四方,達成國土安定,具備七寶。他有這七寶,即: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屋主寶、第七主兵臣寶,他有超過千位勇敢的、英勇姿態的、碎破敵對者的兒子,他以非杖、非刀,以法征服這土地直到海邊而居住;但,如果從在家出家,成為非家生活,他成為阿羅漢、遍正覺者,掀開世間的面紗者。然而,親愛的巫多羅!我是經典的施與者,你是經典的領受者。」
「是的,先生!」巫多羅學生婆羅門回答梵壽婆羅門後,起座向梵壽婆羅門問訊,然後作右繞,接著向毘提訶世尊處出發遊行。次第進行遊行,去見世尊。抵達後,與世尊互相歡迎。歡迎與寒暄後,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在世尊的身上探查三十二大丈夫相。巫多羅學生婆羅門在世尊的身上看見大部分三十二大丈夫相,確定後,缺二項。他在二個大丈夫相上懷疑、猶豫,不勝解、不確信:在隱藏入鞘的陰部與廣長舌上。那時,世尊這麼想:
「這位巫多羅學生婆羅門看見大部分三十二大丈夫相,確定後,缺二項。他在二個大丈夫相上懷疑、猶豫,不勝解、不確信:在隱藏入鞘的陰部與廣長舌上。」
那時,世尊作出像那樣的神通作為,使巫多羅學生婆羅門看見世尊隱藏入鞘的陰部,然後吐出舌頭碰到兩邊耳孔、兩邊鼻孔後,以舌頭覆蓋整個前額。那時,巫多羅學生婆羅門這麼想:
「沙門喬達摩具備三十二大丈夫相,讓我跟隨沙門喬達摩,看他的舉止行為。」
那時,巫多羅學生婆羅門跟隨沙門喬達摩七個月,如影子般不離。那時,巫多羅學生婆羅門在毘提訶經過七個月後,向彌梯拉出發遊行。次第進行遊行,去見梵壽婆羅門。抵達後,向梵壽婆羅門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梵壽婆羅門對巫多羅學生婆羅門這麼說:
「親愛的巫多羅!那位喬達摩尊師是否有如此好名聲被傳播,或者不是;那位喬達摩尊師是否像那樣的,或者不是像那樣的呢?」
「先生!那位喬達摩尊師有如此好名聲被傳播,不相異;那位喬達摩尊師是像那樣的,不相異,那位喬達摩尊師具備三十二大丈夫相:
喬達摩尊師有扁平足,這是那位喬達摩尊師大人的大丈夫相。
在那位喬達摩尊師的足掌中生有輪子,具有一千個輻條,有輪框,有輪軸圓心,全部完整的相貌,……。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廣長的腳後跟……。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長手指……。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柔嫩的手腳……。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網狀相的手腳……。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高腳踝……。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如鹿的小腿……。
那位喬達摩尊師站立不彎下而兩手掌觸摸與摩擦到膝……。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隱藏入鞘的陰部……。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黃金的容色,如黃金的皮膚……。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細滑的皮膚,由於細滑的皮膚,身上不沾染塵垢……。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單獨的體毛,在一個毛孔生一根體毛……。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持續豎立的體毛,持續豎立生長的體毛是藍黑色的,環狀旋轉,向右旋轉生長……。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如梵天直立的身體……。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七處隆滿……。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如獅子的上半身……。
那位喬達摩尊師兩肩之間是飽滿的……。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如榕樹般[擴展]的圓:兩手伸展的長度同身高;身高同兩手伸展的長度……。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一樣圓滿的兩肩……。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最好的味覺……。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如獅子隆滿頰的兩頰……。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四十顆牙齒……。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平整的牙齒……。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無縫隙的牙齒……。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雪白的牙齒……。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廣長舌……。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如梵天的聲音,有如美聲鳥的美聲……。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紺碧色眼睛……。
那位喬達摩尊師有如公牛的眼睫毛……。
那位喬達摩尊師眉毛中間生有白色的、如綿花般柔軟的毫毛……。
那位喬達摩尊師頭上有肉髻,這是那喬達摩尊師大人的大丈夫相,那位喬達摩尊師具備這三十二大丈夫相。
當行走時,那位喬達摩尊師先以右腳出發,他抬腳不過遠,落腳不過近;他不疾不徐地行;膝蓋與膝蓋不相摩擦地行;腳踝與腳踝不相摩擦地行;當行走時,他不抬高大腿,不彎下大腿;不內彎大腿,不外彎大腿;當行走時,那位喬達摩尊師的身體下部動搖,非以身體的力量行走;當回顧時,那位喬達摩尊師以整個身體[轉過來]回顧;他不仰視上方,不俯視下方;不環顧而行,看一尋遠,超出此則有無障礙的智見;當進入屋內時,他不抬高身體,不彎低身體;不前彎身體,不後仰身體;他在座位不過遠、不過近處轉身;不以手抓住座位後坐下;不將身體丟入座位;當坐在屋內時,他不來到手的惡作;不來到腳的惡作;不蹺腳而坐;不腳踝相疊而坐;不以手托腮而坐;當坐在屋內時,他不害怕、不搖動、不顫動、不戰慄,不害怕、不搖動、不顫動、不戰慄者離身毛豎立;那位喬達摩尊師坐在室內有獨處德行;當接受鉢水時,他不抬高鉢,不彎低鉢;不使鉢前傾,不使鉢後傾;他接受不過少、不過多的鉢水;他不發出咕嚕咕嚕[聲響]洗鉢;不轉來轉去洗鉢;不將鉢放在地上然後洗手:當洗手時,鉢已洗,當洗鉢時,手已洗;他捨棄鉢水不過遠、不過近,也不隨處倒;當接受飯時,他不抬高鉢,不彎低鉢;不使鉢前傾,不使鉢後傾;他接受不過少、不過多的飯;喬達摩尊師以適當量的副菜吃副菜,一口中副菜不過度;喬達摩尊師在口中一口嚼二、三回後吞下,無任何未被嚼的飯粒進入身體,無任何飯粒殘留在口中,然後進另外一口;那位喬達摩尊師感受味道吃食物,非感受味道之貪;那位喬達摩尊師具備八支吃食物:不為了享樂,不為了陶醉,不為了好身材,不為了莊嚴,只為了這個身體的存續、生存,為了止息傷害,為了資助梵行:『這樣,我將擊退之前的感受,不激起新的感受,健康、無過失,安樂住。』當吃完接受鉢水時,他不抬高鉢,不彎低鉢;不使鉢前傾,不使鉢後傾;他接受不過少、不過多的鉢水;他不發出咕嚕咕嚕[聲響]洗鉢;不轉來轉去洗鉢;不將鉢放在地上然後洗手:當洗手時,鉢已洗,當洗鉢時,手已洗;他捨棄鉢水不過遠、不過近,也不隨處倒;當已完接受鉢水時,他置鉢於地上不過近、不過遠,不不注意鉢,也不過度保護鉢。他吃完坐著沈默片刻,但不耗掉祝福的時間;他吃完隨喜,不責難那一餐,不期待其它餐;無論如何以法說開示、勸導、鼓勵群眾,使之歡喜,以法說開示、勸導、鼓勵聽眾,使之歡喜後,起座離開。他不疾不徐地走,非想要[急於]脫離地走;那位喬達摩尊師的衣服在身上不高、不低、不緊、不鬆;那位喬達摩尊師的衣服不被風吹離身體;塵污不污染那位喬達摩尊師的身體;當到僧園時,他坐在設置好的座位上,坐好後洗腳,但,那位喬達摩尊師不住於從事腳的裝飾之實行。洗好腳後,他坐下,盤腿後,挺直身體,建立起面前的念;他既不意圖對自己加害,也不意圖對別人加害、意圖加害兩者;他是意圖自己的利益、別人的利益、兩者的利益、全世間的利益之坐者;當到僧園時,他在群眾中教導法,不稱揚群眾,不貶抑群眾;無論如何以法說開示、勸導、鼓勵群眾,使之歡喜;那位喬達摩尊師具備八支從口中發聲:明瞭的、能被識知的、美妙的、和雅的、簡潔的、不亂的、深沈的、宏亮的;那位喬達摩尊師以聲音教授群眾,發聲不在群眾之外;群眾被那位喬達摩尊師以法說開示、勸導、鼓勵群眾,使之歡喜後,他們起座離開,一直注視著他不放捨。
先生!我們看見那位喬達摩尊師行走,看見[他]站立,看見[他]進入屋內,看見[他]在屋內沈默而坐,看見[他]在屋內用餐,看見[他]吃完沈默地坐著,看見[他]吃完[給予]祝福,看見[他]走到僧園,看見[他]到僧園沈默而坐,看見[他]到僧園在群眾中教導法,那位喬達摩尊師如此如此,此外還更多[優點]。」
當這麼說時,梵壽婆羅門起座,整理上衣到一邊肩膀,向世尊[的方向]合掌鞠躬後,自說優陀那三次:
「禮敬那位世尊、阿羅漢、遍正覺者!禮敬那位世尊、阿羅漢、遍正覺者!禮敬那位世尊、阿羅漢、遍正覺者!或許什麼時候我們能與那位喬達摩尊師會面,或許能有些交談。」
那時,世尊在毘提訶次第進行遊行,抵達彌梯拉,在那裡,世尊住在彌梯拉之麻額提婆的芒果園。在彌梯拉的婆羅門屋主們聽聞:
「先生!釋迦人之子、從釋迦族出家的沙門喬達摩與五百位比丘的大比丘僧團一起在毘提訶進行遊行,已到達彌梯拉,住在彌梯拉之麻額提婆的芒果園。又,那位喬達摩尊師有這樣的好名聲被傳播著:『像這樣,那位世尊是阿羅漢、遍正覺者、明與行具足者、善逝、世間知者、應該被調御人的無上調御者、人天之師、佛陀、世尊。』他以證智自作證後,為這包括天、魔、梵的世界;包括沙門、婆羅門的世代;包括諸天、人宣說,他教導開頭是善、中間是善、完結是善;意義正確、辭句正確的法,他說明唯獨圓滿、遍清淨的梵行,見到像那樣的阿羅漢,那就好了!」
那時,在彌梯拉的婆羅門屋主們去見世尊。抵達後,有些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有些與世尊互相歡迎,歡迎與寒暄後,在一旁坐下;有些向世尊合掌鞠躬後,在一旁坐下;有些在世尊面前報出姓名後,在一旁坐下;有些默默地在一旁坐下。梵壽婆羅門聽聞:
「先生!釋迦人之子、從釋迦族出家的沙門喬達摩已到達彌梯拉,住在彌梯拉之麻額提婆的芒果園。」
那時,梵壽婆羅門與眾多弟子一起去麻額提婆的芒果園。當接近芒果園時,梵壽婆羅門這麼想:
「如果不先通知,我就前往見沙門喬達摩,那對我不適當。」
那時,梵壽婆羅門召喚某位學生婆羅門:
「來!學生婆羅門!你去見沙門喬達摩,抵達後,請以我的名義詢問沙門喬達摩[是否]無病、健康、輕快、有力、安樂住[並且說]:『喬達摩先生!梵壽婆羅門請問喬達摩尊師[是否]無病、健康、輕快、有力、安樂住。』並且這麼說:『喬達摩先生!梵壽婆羅門已衰老、已年老,高齡而年邁,已到了老人期,一百二十歲,是三吠陀的字彙、儀軌、音韻論與語源論、古傳歷史為第五的通曉者,聖句的通曉者、懂文法者;是在世間論與大丈夫相上的無欠缺者,先生!所有住在彌梯拉的婆羅門屋主之所及,梵壽婆羅門以財富、經典、壽命、名聲被說為其中之第一,他想要見喬達摩尊師。』」
「是的,先生!」那位學生婆羅門回答梵壽婆羅門後,去見世尊。抵達後,與世尊互相歡迎。歡迎與寒暄後,在一旁站立。在一旁站好後,那位學生婆羅門對世尊這麼說:
「喬達摩先生!梵壽婆羅門請問喬達摩尊師[是否]無病、健康、輕快、有力、安樂住,他並且這麼說:『喬達摩先生!梵壽婆羅門已衰老、已年老,高齡而年邁,已到了老人期,一百二十歲,是三吠陀的字彙、儀軌、音韻論與語源論、古傳歷史為第五的通曉者,聖句的通曉者、懂文法者;是在世間論與大丈夫相上的無欠缺者,先生!所有住在彌梯拉的婆羅門屋主之所及,梵壽婆羅門以財富、經典、壽命、名聲被說為其中之第一,他想要見喬達摩尊師。』」
「學生婆羅門!現在,請梵壽婆羅門考量適當的時間。」
那時,學生婆羅門去見梵壽婆羅門。抵達後,對梵壽婆羅門這麼說:
「沙門喬達摩已給機會,現在,請尊師考量適當的時間。」
那時,梵壽婆羅門去見世尊。那群群眾看見梵壽婆羅門遠遠地走來。看見後,他們如對有名的名人那樣卑下地讓出空間。那時,梵壽婆羅門對那群群眾這麼說:
「夠了,先生!請你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我將坐在這裡;沙門喬達摩面前的座位。」
那時,梵壽婆羅門去見世尊。抵達後,與世尊互相歡迎。歡迎與寒暄後,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在世尊的身上探查三十二大丈夫相。梵壽婆羅門在世尊的身上看見大部分三十二大丈夫相,確定後,缺二項。他在二個大丈夫相上懷疑、猶豫,不勝解、不確信:在隱藏入鞘的陰部與廣長舌上。
那時,梵壽婆羅門以偈頌對世尊說:
「被我聽聞的,『三十二』大丈夫相,
在喬達摩尊師身上,我不見其中兩項。
尊師的隱藏入鞘,是否應該被衣服隱藏?無上之人!
有等同女性稱呼的舌頭,是否為不被看見者?
你的舌頭是否為廣長的,如那所知的?
吐出那個廣長的,排除我們的疑惑,仙人!
為了當生的利益,以及來世的安樂,
我們得到機會請問,某些所希求的。」
那時,世尊這麼想:
「這位梵壽婆羅門看見大部分三十二大丈夫相,確定後,缺二項。他在二個大丈夫相上懷疑、猶豫,不勝解、不確信:在隱藏入鞘的陰部與廣長舌上。」
那時,世尊作出像那樣的神通作為,使梵壽婆羅門看見世尊隱藏入鞘的陰部,然後吐出舌頭碰到兩邊耳孔、兩邊鼻孔後,以舌頭覆蓋整個前額。
那時,世尊以偈頌回答梵壽婆羅門:
「被你聽聞的,『三十二』大丈夫相,
那些全在我身上,你不要懷疑,婆羅門!
應該被證知的已被證知,應該被修習的已被修習,
應該被捨斷的已被我捨斷,婆羅門!因此我是佛陀,
為了當生的利益,以及來世的安樂,
你得到機會請問,任何所希求的。」
那時,梵壽婆羅門這麼想:
「沙門喬達摩已給機會,我應該問喬達摩尊師什麼:『當生的利益或來世的。』呢?」
那時,梵壽婆羅門這麼想:
「我熟練當生的利益,其他人也問我當生的利益,讓我問喬達摩尊師來世的利益。」
那時,梵壽婆羅門以偈頌對世尊說:
「怎樣成為婆羅門?怎樣成為通曉吠陀者?
怎樣成為三明者?怎樣被稱為聖典學者?
怎樣成為阿羅漢?怎樣成為圓滿者?
怎樣成為牟尼?怎樣被稱為佛陀?」
那時,世尊以偈頌回答梵壽婆羅門:
「凡知前世住處,看見天界與苦界,
已達到生的滅盡,牟尼以證智完成。
知道心清淨,已從一切貪解脫,
生死已被捨斷,梵行圓滿,
已到一切法的彼岸,像這樣的人被說為佛陀。」
當這麼說時,梵壽婆羅門起座,整理上衣到一邊肩膀,以頭落在世尊的腳上,並以嘴吻世尊的腳,再以手擦拭,而報上名字:
「喬達摩先生!我是梵壽婆羅門,喬達摩先生!我是梵壽婆羅門。」
那時,那群群眾有不可思議的、未曾有的心生起:
「實在不可思議啊,先生!實在未曾有啊,先生!實在是因為這位有名聲的知名梵壽婆羅門會作像這樣最高的尊敬。」
那時,世尊對梵壽婆羅門這麼說:
「夠了!婆羅門!請起來坐到你的座位上,因為你的心對我已有淨信。」
那時,梵壽婆羅門起來後,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那時,世尊對梵壽婆羅門說次第說,即:布施說、戒說、天界說;說明欲的過患、卑下、雜染,離欲的效益。當世尊了知梵壽婆羅門有順從心、柔軟心、離蓋心、高揚心、淨信心,那時,他說明諸佛最勝的說法:苦、集、滅、道,猶如清淨、已離污染的衣服完全領受染色。同樣的,就在那座位上梵壽婆羅門的遠塵、離垢之法眼生起:「凡任何集法都是滅法。」
那時,梵壽婆羅門已見法、已獲得法、已知法、已深入法,脫離疑惑、離迷惑,得無畏,在大師教說上不緣於他,對世尊這麼說:
「太偉大了,喬達摩先生!太偉大了,喬達摩先生!喬達摩先生!猶如能扶正顛倒的,能顯現被隱藏的,能告知迷途者的路,能在黑暗中持燈火:『有眼者看得見諸色』。同樣的,法被喬達摩尊師以種種法門說明。我歸依喬達摩尊師、法、比丘僧團,請喬達摩尊師記得我為優婆塞,從今天起終生歸依,請世尊與比丘僧團一起同意明天我的飲食[供養]。」
世尊以沈默同意了。
那時,梵壽婆羅門知道世尊同意後,起座向世尊問訊,然後作右繞,接著離開。
那時,那夜過後,梵壽婆羅門在自己的住處裡準備勝妙的硬食與軟食後,時候到時通知世尊:
「大德!時候已到,飲食已[準備]完成。」
那時,世尊在午前時穿好衣服後,取衣鉢,去梵壽婆羅門的住處。抵達後,與比丘僧團一起在設置好的座位坐下。
那時,梵壽婆羅門親手以勝妙的硬食與軟食,款待與滿足以佛陀為上首的比丘僧團七天。
當七天已過,世尊往毘提訶出發遊行。當世尊離去不久,梵壽婆羅門死了。那時,眾多比丘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那些比丘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梵壽婆羅門死了,他往生哪一趣呢?未來的命運怎樣呢?」
「比丘們!梵壽婆羅門是賢智者,他依法、隨法而行,在法上不困擾我。比丘們!梵壽婆羅門以五下分結的滅盡而為化生者,在那裡入了究竟涅槃,為不從彼世轉回者。」
這就是世尊所說,那些悅意的比丘歡喜世尊所說。
梵壽經第一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