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45 lines (155 loc) · 44.9 KB

010.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45 lines (155 loc) · 44.9 KB

第十、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suttam)

105 如是我闻。

一次,佛陀住在俱卢国一个叫做勘摩萨单摩的俱卢人的城市附近。在此,佛陀对比丘众说道:“诸比丘。”

“尊师。”彼比丘众应诺佛陀。

佛陀如下说道:

一、总论

106 “诸比丘,此为一乘路,是诸有情获得清净、超越忧愁悲伤、灭尽痛苦忧恼、到达正理、现证涅槃的道路,其就是四念处。

哪四个?诸比丘,在此,比丘具正勤,具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欲和忧恼,于身体随观身体而住;具正勤,具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欲和忧恼,于感受随观感受而住;具正勤,具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欲和忧恼,于心随观心而住;具正勤,具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欲和忧恼,于诸法随观诸法而住。”

(总论完)

二、身随观

(一)出入息

107 “诸比丘,比丘如何于身体随观身体而住?诸比丘,在此,比丘去到林间,去到树下,去到空弃房屋,结跏趺而坐,保持身体正直,将念置于整个面前。他具念呼气,具念吸气。长呼气时,则深知‘我长呼气’。长吸气时,则深知‘我长吸气’。短呼气时,则深知‘我短呼气’。短吸气时,则深知‘我短吸气’。学习‘我感受全身进行呼气’。学习‘我感受全身进行吸气’。学习‘我安静身行进行呼气’。学习‘我安静身行进行吸气’。

诸比丘,例如,熟练的辘轳工或其弟子长提拉时,则深知‘我长提拉’。短提拉时,则深知‘我短提拉’。

像这样,诸比丘,比丘长呼气时,则深知‘我长呼气’长吸气时,则深知‘我长吸气’。短呼气时,则深知‘我短呼气’。短吸气时,则深知‘我短吸气’。学习‘我感受全身进行呼气’。学习‘我感受全身进行吸气’。学习‘我安静身行进行呼气’。学习‘我安静身行进行吸气’。

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内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身体随观生起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灭尽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身体’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亦于身体随观身体而住。”

(二)威仪路

108 “进而,诸比丘,比丘行走时,则深知‘我行走’。站立时,则深知‘我站立’。坐时,则深知‘我坐’。卧时,则深知‘我卧’。如实关注身体的存在,如实对其深知。

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内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身体随观生起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灭尽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身体’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亦于身体随观身体而住。”

(三)正知

109 “进而,诸比丘,比丘前进后退时是正知的行为者,前视后顾时是正知的行为者,弯曲伸直时是正知的行为者,受持僧伽梨衣和衣钵时是正知的行为者,吃喝咀嚼时是正知的行为者,便溺时是正知的行为者,行立坐卧、清醒、言语沉默时是正知的行为者。

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内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身体随观生起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灭尽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身体’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亦于身体随观身体而住。”

(四)厌腻作意

110 “进而,诸比丘,比丘观察脚底以上、发梢以下、四周包裹着皮肤、充满种种不净物的此身体:‘此身体具有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肉、筋、骨、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胸膜、脾脏、肺脏、肠子、肠间膜、胃中物、大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水、脂膏、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小便。’

诸比丘,例如,有装满各种谷物的两头开口的袋子,装着诸如粳米、糙米、绿豆、蚕豆、芝麻、大米。有眼之人打开察看:‘这是粳米,这是糙米,这是绿豆,这是蚕豆,这是芝麻,这是大米。’像这样,诸比丘,比丘观察脚底以上、发梢以下、四周包裹着皮肤、充满种种不净物的此身体:‘此身体具有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肉、筋、骨、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胸膜、脾脏、肺脏、肠子、肠间膜、胃中物、大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水、脂膏、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小便。’

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内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身体随观生起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灭尽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身体’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亦于身体随观身体而住。”

(五)要素作意

111 “进而,诸比丘,比丘从要素观察如此住立、如此存在的此身体:‘此身体具有地要素、水要素、火要素、风要素。’

诸比丘,例如,熟练的屠牛工或其弟子杀牛后按照四大类将肉分割放在那里。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从要素观察如此住立、如此存在的此身体:‘此身体具有地要素、水要素、火要素、风要素。’

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内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身体随观生起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灭尽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身体’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亦于身体随观身体而住。”

(六)九墓地

112 “进而,诸比丘,例如,比丘观察死后一日或死后二日或死后三日,丢弃在墓地,膨胀、泛青、脓烂的尸体。他仅仅关注此身体:‘此身体也是如此性质、如此状态,不过如此。’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内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身体随观生起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灭尽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身体’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亦于身体随观身体而住。

进而,诸比丘,例如,比丘观察丢弃在墓地的尸体,被乌鸦啄食,被老鹰啄食,被秃鹫啄食,被苍鹰啄食,被狗吃,被虎吃,被豹吃,被狼吃,被各种小生物吃。他仅仅关注此身体:此身体也是如此性质、如此状态,不过如此。’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内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身体随观生起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灭尽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身体’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亦于身体随观身体而住。

进而,诸比丘,例如,比丘观察丢弃在墓地的尸体,骨骼相连,有肉有血,腱肉连结。他仅仅关注此身体:‘此身体也是如此性质、如此状态,不过如此。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内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身体随观生起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灭尽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身体’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亦于身体随观身体而住。

进而,诸比丘,例如,比丘观察丢弃在墓地的尸体,骨骼相连,无肉有血,腱肉连结。他仅仅关注此身体:‘此身体也是如此性质、如此状态,不过如此。’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内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身体随观生起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灭尽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身体’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亦于身体随观身体而住。

进而,诸比丘,例如,比丘观察丢弃在墓地的尸体,骨骼相连,无肉无血,腱肉连结。他仅仅关注此身体:‘此身体也是如此性质、如此状态,不过如此。’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内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身体随观生起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灭尽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身体’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亦于身体随观身体而住。

进而,诸比丘,例如,比丘观察丢弃在墓地的尸体,骨骼无连,四处散落,手骨在一处,脚骨在一处,踝骨在一处,小腿骨在一处,大腿骨在一处,盆骨在一处,肋骨在一处,脊柱骨在一处,肩胛骨在一处,颈骨在一处,颚骨在一处,牙齿骨在一处,头盖骨在一处。他仅仅关注此身体:‘此身体也是如此性质、如此状态,不过如此。’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内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身体随观生起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灭尽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身体’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亦于身体随观身体而住。

进而,诸比丘,例如,比丘观察丢弃在墓地的尸体,白如贝色的骨头。他仅仅关注此身体:‘此身体也是如此性质、如此状态,不过如此。’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内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身体随观生起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灭尽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身体’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亦于身体随观身体而住。进而,诸比丘,例如,比丘观察丢弃在墓地的尸体,一年后堆积起来的骨头。他仅仅关注此身体:‘此身体也是如此性质、如此状态,不过如此。’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内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身体随观生起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灭尽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身体’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亦于身体随观身体而住。

进而,诸比丘,例如,比丘观察丢弃在墓地的尸体,腐朽、变成粉末的骨头。他仅仅关注此身体:‘此身体也是如此性质、如此状态,不过如此。’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内外在之身随观身体而住。于身体随观生起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灭尽法而住,于身体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身体’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亦于身体随观身体而住。

(十四身随观完)

三、受随观

113 “那么,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感受随观感受而住?诸比丘,在此,比丘感受乐受时,则深知‘我感受乐受’。感受苦受时,则深知‘我感受苦受’。感受非苦非乐受时,则深知‘我感受非苦非乐受’。感受有欲乐受时,则深知‘我感受有欲乐受’。感受无欲乐受时,则深知‘我感受无欲乐受’。感受有欲苦受时,则深知‘我感受有欲苦受’。感受无欲苦受时,则深知‘我感受无欲苦受’。感受有欲非苦非乐受时,则深知‘我感受有欲非苦非乐受’。感受无欲非苦非乐受时,则深知‘我感受无欲非苦非乐受’。

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感受随观感受而住,于外在之感受随观感受而住,于内外在之感受随观感受而住。于感受随观生起法而住,于感受随观灭尽法而住,于感受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感受’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亦于受随观感受而住。”

(受随观完)

四、心随观

114 “那么,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心随观心而住?诸比丘,在此,比丘是有贪心,则深知‘是有贪心’。是离贪心,则深知‘是离贪心’。是有嗔心,则深知‘是有嗔心’。是离嗔心,则深知‘是离嗔心’。是有痴心,则深知‘是有痴心’。是离痴心,则深知‘是离痴心’。是统一心,则深知‘是统一心’。是散乱心,则深知‘是散乱心’。是广大心,则深知‘是广大心’。是狭小心,则深知‘是狭小心’。是有上心,则深知‘是有上心’。是无上心,则深知‘是无上心’。是已定心,则深知‘是已定心’。是未定心,则深知‘是未定心’。是解脱心,则深知‘是解脱心’。是未解脱心,则深知‘是未解脱心’。

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心随观心而住,于外在之心随观心而住,于内外在之心随观心而住。于心随观生起法而住,于心随观灭尽法而住,于心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心’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心随观心而住。”

(心随观完)

五、法随观

(一)蓋

115 “那么,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法随观法而住?诸比丘,在此,比丘于五蓋法随观法而住。那么,诸比丘,比丘如何于五蓋法随观法而住?

诸比丘,在此,比丘内有贪欲时,则深知‘我内有贪欲’。内无贪欲时,则深知‘我内无贪欲’。深知彼未生起贪欲之生起,深知彼已生起贪欲之舍断,深知彼已舍断贪欲之将来不生起。

内有嗔恚时,则深知‘我内有嗔恚’。内无嗔恚时,则深知‘我内无嗔恚’。深知彼未生起嗔恚之生起,深知彼已生起嗔恚之舍断,深知彼已舍断嗔恚之将来不生起。

内有昏沉、睡眠时,则深知‘我内有昏沉、睡眠’。内无昏沉、睡眠时,则深知‘我内无昏沉、睡眠’。深知彼未生起昏沉、睡眠之生起,深知彼已生起昏沉、睡眠之舍断,深知彼已舍断昏沉、睡眠之将来不生起。

内有掉举、后悔时,则深知‘我内有掉举、后悔’。内无掉举、后悔时,则深知‘我内无掉举、后悔’。深知彼未生起掉举、后悔之生起,深知彼已生起掉举、后悔之舍断,深知彼已舍断掉举、后悔之将来不生起。

内有疑惑时,则深知‘我内有疑惑’。内无疑惑时,则深知‘我内无疑惑’。深知彼未生起疑惑之生起,深知彼已生起疑惑之舍断,深知彼已舍断疑惑之将来不生起。

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法随观法而住,于外在之法随观法而住,于内外在之法随观法而住。于法随观生起法而住,于法随观灭尽法而住,于法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法’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五蓋法随观法而住。”

(二)蕴

116 “进而,诸比丘,比丘于五取蕴法随观法而住。那么,诸比丘,比丘如何于五取蕴法随观法而住?诸比丘,在此,比丘知‘此就是色,此就是色的生起,此就是色的灭尽。此就是受,此就是受的生起,此就是受的灭尽。此就是想,此就是想的生起,此就是想的灭尽。此就是行,此就是行的生起,此就是行的灭尽。此就是识,此就是识的生起,此就是识的灭尽。’

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法随观法而住,于外在之法随观法而住,于内外在之法随观法而住。于法随观生起法一而住,于法随观灭尽法而住,于法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法’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五取蕴法随观法而住。”

(三)处

117 “进而,诸比丘,比丘于内外六处法随观法而住。那么,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内外六处法随观法而住?

诸比丘,在此,比丘深知眼,深知色,深知因为彼二者而束缚生起,深知彼未生起束缚之生起,深知彼已生起束缚之舍断,深知彼已舍断束缚之将来不生起。

深知耳,深知声,深知因为彼二者而束缚生起,深知彼未生起束缚之生起,深知彼已生起束缚之舍断,深知彼已舍断束缚之将来不生起。

深知鼻,深知香,深知因为彼二者而束缚生起,深知彼未生起束缚之生起,深知彼已生起束缚之舍断,深知彼已舍断束缚之将来不生起。

深知舌,深知味,深知因为彼二者而束缚生起,深知彼未生起束缚之生起,深知彼已生起束缚之舍断,深知彼已舍断束缚之将来不生起。

深知身,深知触,深知因为彼二者而束缚生起,深知彼未生起束缚之生起,深知彼已生起束缚之舍断,深知彼已舍断束缚之将来不生起。

深知意,深知法,深知因为彼二者而束缚生起,深知彼未生起束缚之生起,深知彼已生起束缚之舍断,深知彼已舍断束缚之将来不生起。

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法随观法而住,于外在之法随观法而住,于内外在之法随观法而住。于法随观生起法而住,于法随观灭尽法而住,于法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法’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外六处法随观法而住。”

(四)觉支

118 “进而,诸比丘,比丘于七觉支法随观法而住。那么,诸比丘,比丘如何于七觉支法随观法而住?诸比丘,在此,比丘内有念等觉支时,则深知‘我内有念等觉支’,内无念等觉支时,则深知‘我内无念等觉支’。深知彼未生起念等觉支之生起,深知彼已生起念等觉支修行之圆满。

内有择法等觉支时,则深知‘我内有择法等觉支’,内无择法等觉支时,则深知‘我内无择法等觉支’。深知彼未生起择法等觉支之生起,深知彼已生起择法等觉支修行之圆满。

内有精进等觉支时,则深知‘我内有精进等觉支’,内无精进等觉支时,则深知‘我内无精进等觉支’。深知彼未生起精进等觉支之生起,深知彼已生起精进等觉支修行之圆满。

内有喜等觉支时,则深知‘我内有喜等觉支’,内无喜等觉支时,则深知‘我内无喜等觉支’。深知彼未生起喜等觉支之生起,深知彼已生起喜等觉支修行之圆满。

内有轻安等觉支时,则深知‘我内有轻安等觉支’,内无轻安等觉支时,则深知‘我内无轻安等觉支’。深知彼未生起轻安等觉支之生起,深知彼已生起轻安等觉支修行之圆满。

内有定等觉支时,则深知‘我内有定等觉支’,内无定等觉支时,则深知‘我内无定等觉支’。深知彼未生起定等觉支之生起,深知彼已生起定等觉支修行之圆满。

内有舍等觉支时,则深知‘我内有舍等觉支’,内无舍等觉支时,则深知‘我内无舍等觉支’。深知彼未生起舍等觉支之生起,深知彼已生起舍等觉支修行之圆满。

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法随观法而住,于外在之法随观法而住,于内外在之法随观法而住。于法随观生起法而住,于法随观灭尽法而住,于法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法’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七觉支法随观法而住。”

(五)谛

119 “进而,诸比丘,比丘于四圣谛法随观法而住。那么,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四圣谛法随观法而住?诸比丘,在此,比丘如实深知‘此就是苦’,如实深知‘此就是苦的生起’,如实深知‘此就是苦的灭尽’,如实深知‘此就是通往苦灭尽的行道。’”

(第一诵分完)

六、苦谛细说

120 “那么,诸比丘,何为苦之圣谛?生亦是苦,老亦是苦,死亦是苦,愁、悲、苦、忧、恼亦是苦,怨憎会亦是苦,爱别离亦是苦,彼所求不得亦是苦,五取蕴亦是苦。”

121 “那么,诸比丘,何为生?彼诸有情于各有情群类的生、出生、投胎、再生、各蕴出现、各处获得,诸比丘,此即被称为生。”

122 “那么,诸比丘,何为老?彼诸有情于各有情群类的老、衰老、牙齿脱落、白发、皱纹、寿命减少、诸根损坏,诸比丘,此即被称为老。”

123 “那么,诸比丘,何为死?彼诸有情从各有情群类的死、死去、破裂、磨灭、死亡、逝去、命终、诸蕴破坏、身体舍弃、命根断绝,诸比丘,此即被称为死。”

124 “那么,诸比丘,何为愁?诸比丘,由于某些灾难所引发的、因为某些苦法所触及的愁、忧愁、困愁、内忧、内心忧郁,诸比丘,此即被称为愁。”

125 “那么,诸比丘,何为悲?诸比丘,由于某些灾难所引发的、因为某些苦法所触及的悲、悲伤、伤心、悲泣、悲哀、哀叹,诸比丘,此即被称为悲。”

126 “那么,诸比丘,何为苦?诸比丘,身体的痛苦、身体的不快、身体接触所产生的痛苦、不快的感觉,诸比丘,此即被称为苦。”

127 “那么,诸比丘,何为忧?诸比丘,心里的痛苦、心里的不快、意识接触所产生的痛苦、不快的感觉,诸比丘,此即被称为忧。”

128 “那么,诸比丘,何为恼?诸比丘,由于某些灾难所引发的、因为某些苦法所触及的恼、烦恼、苦恼、绝望,诸比丘,此即被称为恼。”

129 “那么,诸比丘,何为怨憎会苦?此有不好、不称心、不可意的色声香味触法,或有不希望其饶益者、不希望其有利得者、不希望其安稳者、不希望其稳固者,与其交集、结合、相遇、会合,诸比丘,此即被称为怨憎会苦。”

130 “那么,诸比丘,何为爱别离苦?此有可爱、可心、可意的色声香味触法,或有希望其饶益者、希望其有利得者、希望其安稳者、希望其稳固者,或父母或兄弟或姊妹或朋友或知己或亲属,与其不交集、不结合、不相遇、不会合,诸比丘,此即被称为爱别离苦。”

131 “那么,诸比丘,何为所求不得苦?诸比丘,身为生法的有情如此祈求‘我不存在生法,生不来到。’然而,其所求不能获得,此亦为所求不得苦。

诸比丘,身为老法的有情如此祈求‘我不存在老法,老不来到。’然而,其所求不能获得,此亦为所求不得苦。

诸比丘,身为病法的有情如此祈求‘我不存在病法,病不来到。’然而,其所求不能获得,此亦为所求不得苦。

诸比丘,身为死法的有情如此祈求‘我不存在死法,死不来到。’然而,其所求不能获得,此亦为所求不得苦。

诸比丘,身为愁、悲、苦、忧、恼法的有情如此祈求‘我不存在愁、悲、苦、忧、恼法,愁、悲、苦、忧、恼不来到。’然而,其所求不能获得,此亦为所求不得苦。”

132 “那么,诸比丘,何为五取蕴的苦?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诸比丘,此即被称为五取蕴的苦。诸比丘,此即被称为苦之圣谛。”

七、生起谛细说

133 “那么,诸比丘,何为苦生起之圣谛?诸比丘,此即为导致再生、具有喜贪、随处欢喜的渴爱,即欲爱、有爱、无有爱。

那么,诸比丘,此诸渴爱的生起在何处生?执著在何处执著?世间有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

那么,是世间的什么可爱色、什么可意色?眼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耳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鼻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舌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身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意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

色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声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香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味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触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法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

眼识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耳识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鼻识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舌识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身识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意识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

眼触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耳触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鼻触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舌触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身触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意触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

眼触所生感受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耳触所生感受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鼻触所生感受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舌触所生感受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身触所生感受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意触所生感受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

色想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声想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香想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味想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触想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法想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

色思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声思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香思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味思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触思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法思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

色爱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声爱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香爱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味爱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触爱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法爱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

色浅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声浅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香浅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味浅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触浅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法浅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

色深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声深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香深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味深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触深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法深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生起在此处生起,执著在此处执著。诸比丘,此即被称为苦生起之圣谛。”

八、灭尽谛细说

134 “那么,诸比丘,何为苦灭尽之圣谛?诸比丘,此即为对彼渴爱无余的远离和灭尽、舍弃、丢弃、脱离、无执著。

那么,诸比丘,彼渴爱的舍弃在何处舍弃?灭尽在何处灭尽?世间有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

那么,是世间的何可爱色、可意色?眼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耳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鼻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舌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身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意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

色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声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香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味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触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法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

眼识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耳识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鼻识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舌识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身识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意识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

眼触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耳触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鼻触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舌触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身触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意触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

眼触所生感受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耳触所生感受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鼻触所生感受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舌触所生感受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身触所生感受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意触所生感受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

色想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声想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香想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味想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触想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法想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

色思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声思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香思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味思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触思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法思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

色爱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声爱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香爱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味爱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触爱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法爱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

色浅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声浅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香浅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味浅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触浅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法浅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

色深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声深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香深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味深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触深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法深观在世间的可爱色、可意色,此诸渴爱的舍弃在此处舍弃,灭尽在此处灭尽。诸比丘,此即被称为苦灭尽之圣谛。”

九、道谛细说

135 “那么,诸比丘,何为通往苦灭尽的行道之圣谛?诸比丘,此即为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那么,诸比丘,何为正见?诸比丘,苦智、苦生起智、苦灭尽智、通往苦灭尽的行道智,诸比丘,此即被称为正见。

那么,诸比丘,何为正思?诸比丘,出离思维、无嗔思维、不害思维,诸比丘,此即被称为正思。

那么,诸比丘,何为正语?诸比丘,远离妄语、远离离间语、远离粗恶语、远离杂秽语,诸比丘,此即被称为正语。

那么,诸比丘,何为正业?诸比丘,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邪淫,诸比丘,此即被称为正业。

那么,诸比丘,何为正命?诸比丘,在此,圣弟子舍弃邪命生活,依正命生活,诸比丘,此即被称为正命。

那么,诸比丘,何为正精进?诸比丘,在此,比丘为了未生起的邪恶、不善法的不生而发心、努力、奋起精进、鼓舞意志、策励努力;为了已生起的邪恶、不善法的舍断而发心、努力、奋起精进、鼓舞意志、策励努力;为了未生起的善法的生起而发心、努力、奋起精进、鼓舞意志、策励努力;为了已生起的善法的住立而发心、努力、奋起精进、鼓舞意志、策励努力。诸比丘,此即被称为正精进。

那么,诸比丘,何为正念?诸比丘,比丘具正勤,具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欲和忧恼,于身体随观身体而住;具正勤,具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欲和忧恼,于感受随观感受而住;具正勤,具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欲和忧恼,于心随观心而住;具正勤,具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欲和忧恼,于诸法随观诸法而住。诸比丘,此即被称为正念。

那么,诸比丘,何为正定?诸比丘,在此,比丘由于离开诸欲,离开诸不善法,到达并住立于有浅观、有深观、因远离而生喜和乐的初禅。由于浅观和深观的寂灭,到达并住立于内部清净的心一境性,到达无浅观、无深观、具有因定而生喜和乐的第二禅。离开喜,住于舍,具念,具正知,以身体感知乐,到达并住立于圣者所称的‘有舍、具念、住于乐’的第三禅。舍弃乐,舍弃苦,以前早已熄灭喜和忧,到达并住立于非苦非乐、舍念遍净的第四禅。诸比丘,此即被称为正定。诸比丘,此即被称为通往苦灭尽的行道之圣谛。”

136 “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内在之法随观法而住,于外在之法随观法而住,于内外在之法随观法而住。于法随观生起法而住,于法随观灭尽法而住,于法随观生灭法而住。于是,‘具有法’的念现前,其仅仅为了智,为了忆念,并无依止而住,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执著。像这样,诸比丘,比丘于四圣谛法随观法而住。”

(法随观完)

137 “诸比丘,无论是谁,如果如此修习四念处七年,则其可望获得二种果报之一,或现世完全觉悟,或为不还果,如果有余念。

诸比丘,不需要七年。诸比丘,无论是谁,如果如此修习四念处六年,则其可望获得二种果报之一,或现世完全觉悟,或为不还果,如果有余念。

诸比丘,不需要六年。诸比丘,无论是谁,如果如此修习四念处五年,则其可望获得二种果报之一,或现世完全觉悟,或为不还果,如果有余念。

诸比丘,不需要五年。诸比丘,无论是谁,如果如此修习四念处四年,则其可望获得二种果报之一,或现世完全觉悟,或为不还果,如果有余念。

诸比丘,不需要四年。诸比丘,无论是谁,如果如此修习四念处三年,则其可望获得二种果报之一,或现世完全觉悟,或为不还果,如果有余念。

诸比丘,不需要三年。诸比丘,无论是谁,如果如此修习四念处二年,则其可望获得二种果报之一,或现世完全觉悟,或为不还果,如果有余念。

诸比丘,不需要二年。诸比丘,无论是谁,如果如此修习四念处一年,则其可望获得二种果报之一,或现世完全觉悟,或为不还果,如果有余念。

诸比丘,不需要一年。诸比丘,无论是谁,如果如此修习四念处七个月,则其可望获得二种果报之一,或现世完全觉悟,或为不还果,如果有余念。

诸比丘,不需要七个月。诸比丘,无论是谁,如果如此修习四念处六个月,则其可望获得二种果报之一,或现世完全觉悟,或为不还果,如果有余念。

诸比丘,不需要六个月。诸比丘,无论是谁,如果如此修习四念处五个月,则其可望获得二种果报之一,或现世完全觉悟,或为不还果,如果有余念。

诸比丘,不需要五个月。诸比丘,无论是谁,如果如此修习四念处四个月,则其可望获得二种果报之一,或现世完全觉悟,或为不还果,如果有余念。

诸比丘,不需要四个月。诸比丘,无论是谁,如果如此修习四念处三个月,则其可望获得二种果报之一,或现世完全觉悟,或为不还果,如果有余念。

诸比丘,不需要三个月。诸比丘,无论是谁,如果如此修习四念处二个月,则其可望获得二种果报之一,或现世完全觉悟,或为不还果,如果有余念。

诸比丘,不需要二个月。诸比丘,无论是谁,如果如此修习四念处一个月,则其可望获得二种果报之一,或现世完全觉悟,或为不还果,如果有余念。

诸比丘,不需要一个月。诸比丘,无论是谁,如果如此修习四念处半个月,则其可望获得二种果报之一,或现世完全觉悟,或为不还果,如果有余念。

诸比丘,不需要半个月。诸比丘,无论是谁,如果如此修习四念处七天,则其可望获得二种果报之一,或现世完全觉悟,或为不还果,如果有余念。”

138 “诸比丘,此为一乘路,是诸有情获得清净、超越忧愁悲伤、灭尽痛苦忧恼、到达正理、现证涅槃的道路,其就是四念处。之所以这样说,皆依据上述而说。”

此为佛陀所说。彼比丘众内心喜悦,欢喜佛陀所说。

(大念处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