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2
/
calculus_notes
125 lines (91 loc) · 6.09 KB
/
calculus_note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自己2005年写的东西,考古考出来的...)
1. 极限
函数在某点的极限是根据函数在该点小领域的性质对该点值的预测,
由于是预测,所以极限的定义本来就看起来很保守。预测的结果可能
是确定的(即某一趋势的概率为1),也可能是不确定的,如前面所说
的正负无穷和震荡。
当然即使极限可以确定,这个确定的值也可以和真实值存在不一致,
所以说极限存在是很好的性质,还有更好的,如连续,就是函数在该
点的发展趋势很明显,完全反映在函数表达式上,即极限值和真实值
一致。
极限不存在 --〉 极限存在 --〉连续,一直是从不确定到确定,
由此看来数学主要是对于确定的东西感兴趣,即使是概率论也是在不
确定的范畴内研究相对的确定性。因为这种确定性才是我们改造世界
的依据。在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时间里找到一些可以确定的东西,这已
经是很了不起了。
2. 微积分第一基本定理
定积分和不定积分原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如果不看它们被定义
的符号是绝对想不到它们之间会怎样联系的。然而这一联系还是被牛顿
或莱布尼兹找到了,pf一下。
定积分:表示某f(x)在[a,b]上可积,即对[a,b]切成n个等分,
当δXi --〉0, 可对所有∑f(c)Xi求和,其2d的几何意义就是面积。
用Riemann和来定义定积分的手段与极限的定义很类似,可以注意一下。
不定积分:可以表示成 F'(x) = f(x)或∫f(x)dx = F(x)+ C
其实就是求导的逆,孤立的来看一点意义都没有。
最终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用微机分第一基本定理联系了起来:
x
∫a f(x)dx = ∫f(x)dx + C
看到了吗,定积分如果用定义来求会有多难,可微积分第一基本定
理陡然为我们求解它找到了一片新的天地,只要求出相应的不定积
分就可以求出定积分了。更具体一点:
b
∫a f(x)dx = F(b) - F(a)
这就是著名的Newton-Leibniz公式,即微机分第二基本定理。
回到第一基本定理,它为“积分”和“微分”建立了联系,就像傅利叶
变换为时域和频域找到了联系一样,更广泛的,用一种逻辑空间研究另
一种逻辑空间,所取得的成就有可能比传统的方法高明很多,好比用分
析的方法研究几何就成了微分几何一样。
另外需要注意一点,之所以前面两个定理的条件是f(x)在[a,b]上
连续,是因为对于不定积分来讲,这是f(x)原函数存在的条件,而
定积分只要求“可积”即可,条件有所减弱。
3. 导数的动机贯穿了以直化曲的思想。
取某个点X0的小领域来研究它的变化趋势,用连接(X0,f(X0)) 与
(X0 + δ,f(X0 + δ))的直线的斜率来试图衡量在这个领域内f(X)相对
于X的变化趋势。还可以研究f'(X)相对于X的变化趋势,以此类推,得到
了什么呢?
这就是Taylor公式:(在a的领域内)
n
f(x) = ∑f^(n)(a) * (x - a)^n/ k ! + Rn(x)
k = 0
中值定理其实就是n = 0的一种特殊情况:
f(x) = f(x0) + f'(c) * (x - x0)
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呢?用处大了!!没发现微机分基本定理就是中值定理
证明的吗?另外再看这个:
s = s0 + v * t + 1/2 * a * t^2
这是牛顿力学里求距离的公式,只是把最后的R2(t)给忽略掉了,可能
这就是牛顿力学的误差之一吧。不管怎么说导数很好的发挥了它从局部研
究整体的特点。
4. 任何n元函数 G(x1,x2...xn-1) = xn总可以化成 F(x1,x2...xn) = 0
的方程,取特殊情况3d,F(x,y,z) = 0 是个曲面C(当然可能退化成
曲线或点,这里指考虑一般情况)。
我们考察在曲面上某点M0(x0,y0,z0)的情况,这个点的领域是复杂的,我们
开始只用一条曲线r(t)= 0逼近它:
F(r(t)) = 0 ==> ▽F(M0) * r'(t) = 0
由于r(t)的任意性 ,得到▽F(M0)垂直任何过M0点的切向量,于是可以得到切
平面方程和法线方程,另外的到结论,沿C的方向与▽F的乘机为0。
回过来,研究F(x,y,z) = 0 上的M0点就是研究G(x,y)= z上的点K0(x0,y0)
与函数值z0。
r(t)是向量场:
R^2 ----------------> R^3
(x,y) ----------> (x,y,G(x,y))
由于梯度的这个垂直性质使得他在几何和物理中有许多应用,如电磁学中的应用就
数不胜数。而且由于梯度的特殊性,研究了与它的关系,即研究了与某一特性或某
一趋势的关系),这就是全导数:
Tv = ▽F * V 注意这是个线性变换
更具体的,只需研究角度关系的话就是方向导数了。
5. 研究任何东西都想先看到它的motivation,然后用humanity的
眼光来看这一理论的发展过程,看到漂亮的地方就很开心,好比前面的微机分基本定理。
比如狭义相对论,有两个很简单很可信的假设:
1。光速不变。
2。所有物理规律在不同惯性系下保持不变。
推出了一大片理论,注意哦,包括爱因斯坦延缓和洛仑兹收缩,还有著名的空间第四维。
(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奇妙,所谓时间延缓和长度收缩,都是在一个惯性系里看另一
个惯性系,对惯性系里的本人来讲没有任何变化,难不成你还把眼睛挖出来放在另一个
惯性系里?第四维也是逻辑上的,三维的我们根本不可能想象到第四维,因为从来没有
这个经验嘛)
这个理论的推导很是符合人的认识思维,所以看起来有点像看侦探小说,一直想往下面看。
到底怎样的理论才是好的呢,我觉得这样:
1. 立论假设都很合理且很少,往往能经受住实际的检验。
2. 并且在这样的前提下能推出一片广泛而漂亮的结果,有的还有实际价值。
3. 理论的产生有motivation,如在原来的逻辑空间里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开辟一个
新的更好的逻辑空间。比如相对论就是因为牛顿力学解决不了一些问题才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