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我们介绍TensorFlow中5个不同的层次结构:即硬件层,内核层,低阶API,中阶API,高阶API。并以线性回归和DNN二分类模型为例,直观对比展示在不同层级实现模型的特点。
TensorFlow的层次结构从低到高可以分成如下五层。
最底层为硬件层,TensorFlow支持CPU、GPU或TPU加入计算资源池。
第二层为C++实现的内核,kernel可以跨平台分布运行。
第三层为Python实现的操作符,提供了封装C++内核的低级API指令,主要包括各种张量操作算子、计算图、自动微分. 如tf.Variable,tf.constant,tf.function,tf.GradientTape,tf.nn.softmax... 如果把模型比作一个房子,那么第三层API就是【模型之砖】。
第四层为Python实现的模型组件,对低级API进行了函数封装,主要包括各种模型层,损失函数,优化器,数据管道,特征列等等。 如tf.keras.layers,tf.keras.losses,tf.keras.metrics,tf.keras.optimizers,tf.data.DataSet,tf.feature_column... 如果把模型比作一个房子,那么第四层API就是【模型之墙】。
第五层为Python实现的模型成品,一般为按照OOP方式封装的高级API,主要为tf.keras.models提供的模型的类接口。 如果把模型比作一个房子,那么第五层API就是模型本身,即【模型之屋】。
如果对本书内容理解上有需要进一步和作者交流的地方,欢迎在公众号"算法美食屋"下留言。作者时间和精力有限,会酌情予以回复。
也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字:加群,加入读者交流群和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