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9 lines (24 loc) · 1.89 KB

2022-08-22 福格行为模型与习惯养成.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9 lines (24 loc) · 1.89 KB
title date category tags
福格行为模型与习惯养成
2022-08-22
日志
习惯养成

人生一团糟不是稀奇的事情,只是落入负反馈循环,并扩展到了多纬度。

心情不佳->找点乐子->玩游戏/刷抖音...->浪费时间->任务拖延->压力增加->破罐破碎->自我认同感弱->心情不佳...

负反馈带来的压力和焦虑会直接推动习惯性行为,比如我焦虑的时候就想抽烟。 坏习惯往往不是一个习惯,而是一组行为的集合,彼此互相刺激、触发。 按福格行为模型来看,拖延的本质是动机和能力在行为线以下。 ![[Pasted image 20220822164105.png]]

靠意志力改变负反馈很难,意志力是斗争,没有正面积极情绪,没法享受过程,况且意志力资源有限。

通常给出的解法是培养好习惯,积极的行为让我们感觉良好,长期让自我身份认同往积极方向改变。

经过一年的习惯养成探索实践,我认为“福格行为模型”+“微习惯理论” 是最有效的方法。

行为 = 动机 * 能力 * 触发(B = MAT) 行动消耗能量和意志力,不给大脑奖励,它不会提供持续行为的动机。

解决办法是把预期放低,将愿望拆解为“微行动”,先捏“软柿子”,做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动作,避免大脑计算ROI、避免消耗意志力,做完后真诚的奖励进展,哪怕只是勾个Checklist。

关于触发,除了工具和人的提醒外,建议把行为关联到固定锚点,开启“如果-那么”模式。

以培养冥想习惯为例:

  • 【降难度】每天冥想 30 分钟以上 -> 每天冥想 5 分钟
  • 【加触发】定个日程提醒冥想 -> 写作打卡前冥想
  • 【加奖励】坚持两个月去海钓路亚。

想避免负反馈循环,需要培养积极正向的习惯,从小的、简单的事儿做起,降低预期,天天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