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Git 的資料結構中,「物件」是一種「不可變的」 (immutable) 檔案類型,所有儲存在「物件儲存區」的檔案通常只進不出,也不會被修改內容。原因在於,如果你竄改了檔案內容,新的內容所運算出來的 SHA1 雜湊值將會與原有物件的檔名不一樣,這導致 Git 無法繼續執行,相對地也對 Git 儲存庫產生了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本篇文章,將更加仔細地介紹 Git 的物件結構,最後也會透過一則影片,詳細解說整個物件被產生的過程與邏輯。
前一篇文章有提到,無論 blob 物件與 tree 物件,這些都算是物件,這些物件都會儲存在一個所謂的「物件儲存區」 (object storage) 之中,而這個「物件儲存區」預設就在「儲存庫」的 objects 目錄下,如下圖示:
然而 Git 儲存庫中的每一個「物件」,都是以「檔案內容」進行 SHA1 雜湊運算出一個 hash 值,並用這個 hash 值當作物件的名稱 (檔名)。我們以 8a6b275638f3cf164395e65066a1132bb36b7896 為例,Git 會先拿前兩個字元(8a)當作目錄,然後把剩下的 hash 值當成檔名 (6b275638f3cf164395e65066a1132bb36b7896),這些物件的實體目錄與檔案也都會放在 .git\objects 目錄下,如下圖示:
在這些「物件資料庫」裡面,又包含了 4 種物件類型,分別是:
- blob 物件:就是工作目錄中某個檔案的 "內容",且只有內容而已,當你執行 git add 指令的同時,這些新增檔案的內容就會立刻被寫入成為 blob 物件,檔名則是物件內容的雜湊運算結果,沒有任何其他其他資訊,像是檔案時間、原本的檔名或檔案的其他資訊,都會儲存在其他類型的物件裡 (也就是 tree 物件)。
- tree 物件:這類物件會儲存特定目錄下的所有資訊,包含該目錄下的檔名、對應的 blob 物件名稱、檔案連結(symbolic link) 或其他 tree 物件等等。由於 tree 物件可以包含其他 tree 物件,所以瀏覽 tree 物件的方式其實就跟檔案系統中的「資料夾」沒兩樣。簡單來說,tree 物件這就是在特定版本下某個資料夾的快照(Snapshot)。
- commit 物件:用來記錄有哪些 tree 物件包含在版本中,一個 commit 物件代表著 Git 的一次提交,記錄著特定提交版本有哪些 tree 物件、以及版本提交的時間、紀錄訊息等等,通常還會記錄上一層的 commit 物件名稱 (只有第一次 commit 的版本沒有上層 commit 物件名稱。
- tag 物件:是一個容器,通常用來關聯特定一個 commit 物件 (也可以關聯到特定 blob、tree 物件),並額外儲存一些額外的參考資訊(metadata),例如: tag 名稱。使用 tag 物件最常見的情況是替特定一個版本的 commit 物件標示一個易懂的名稱,可能是代表某個特定發行的版本,或是擁有某個特殊意義的版本。
Git 會將每一個版本中的檔案建立一個對應的 blob 物件,一樣的,該 blob 物件的檔名就是用上述的方式計算出來的,從這些 blob 檔案,你看不出跟版本有任何關係,你必須透過 tree 物件 (資料夾的快照) 與 commit 物件 (每一個版本的快照) 才能關聯出這些 blob 與版本的關係。
所有的物件都會以 zlib 演算法進行壓縮,不但可以有效的提升檔案存取效率,在日後進行封裝(pack)的時候也可以利用差異壓縮(delta compression)演算法來節省空間。他會自動找出相似的 blobs,並自動計算出 blob 之間的變化差異,再將這些差異儲存在一個名為 packfile 的檔案中,這樣就可以大幅節省磁碟空間的耗用)。通常 packfile 會置於 .git\objects\pack 目錄下,如下圖示:
上述這四種物件之間的關係,可參考以下圖示:
然而,光是觀看文字與圖示,或許還是難以看出這幾種物件類型之間的關係,沒關係,筆者特別錄製了一段教學影片,試圖用 git 指令的方式解釋 Git 的物件結構與產生物件的過程,也讓各位更清楚的了解到底 Git 如何產生與管理這些檔案。
YouTube 影片連結:認識 Git 資料結構中的物件資料庫與物件之間的關係
你應該可以漸漸了解 Git 的「物件」設計是如此的漂亮,我們在第一篇文章曾經提到幾個 Git 重要的設計,我們重新列出幾點與「物件」特性有關的設計來看看:
- 有效率的處理大型專案
- 不僅僅是完整的版本庫會複製(clone)一份在本機,由於所有的 blob 物件都是透過「內容」來做定址的 (content addressable),因此,若在不同版本之間找尋相同的內容,效率是非常高的。
- 歷史紀錄保護
- Git 版控的過程,每次提交變更都會產生一個 commit 物件,而這個 commit 物件的名稱又是透過 commit 物件的內容產生。再者,commit 物件會關連到 tree 物件,tree 物件的名稱又是透過 tree 物件的內容所產生。tree 物件又會關聯到 blob 與 tree 物件,這些物件的名稱也是透過內容產生。就這樣一層一層的關聯下去,如果你今天真的想竄改某個版本的歷史紀錄,困難度也是挺高的!
- 由於 Git 儲存庫經常會被 clone 或 fork,只要是被 clone 過的儲存庫,來源的儲存庫只要任何一個物件被修改,這些 clone 出去的儲存庫就很難再合併回來,所以你幾乎不可能任意竄改版本紀錄。
- 定期的封裝物件
- 我們在 Git 中提到的 "物件" 其實就是代表版本庫中的一個檔案。而在版本異動的過程中,專案中的程式碼或其他檔案會被更新,每次更新時,只要檔案內容不一樣,就會建立一個新的 "物件",這些不同內容的檔案全部都會保留下來。
- 你應該可以想像,當一個專案越來越大、版本越來越多時,這個物件會越來越多,雖然每個檔案都可以各自壓縮讓檔案變小,不過過多的檔案還是會檔案存取變得越來越沒效率。因此 Git 的設計有個機制可以將一群老舊的 "物件" 自動封裝進一個封裝檔(packfile)中,以改善檔案存取效率。
- 那些新增的檔案還是會以單一檔案的方式存在著,也代表一個 Git 版本庫中的 "檔案" 就是一個 Git "物件",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需要重新封裝(repacking)。
- 照理說 Git 會自動執行重新封裝等動作,但你依然可以自行下達指令執行。例如: git gc
- 如果你要檢查 Git 維護的檔案系統是否完整,可以執行以下指令: git fsck
Git 裡的「物件」十分重要,其特性也十分重要,雖然我們在操作 Git 指令的過程中通常不太需要直接接觸這些檔案,不過了解這些物件的存在,也確實有助於讓你更加理解 Git 的運作模式,與 Git 獨到的設計概念。
- Git Internals - Git Objects
- Pro Git Book
- Git Magic - 繁體中文版
- Git (software)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