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來源
|
描述 |
解釋 |
$c$ |
模糊範圍 |
點光源在底片上成像的大小 |
$f$ |
焦距 |
鏡頭參數 |
$N$ |
焦比 |
鏡頭參數 |
$d$ |
光圈大小 |
$f/N$, 鏡頭參數 |
$s$ |
主體(對焦點)距離 |
鏡頭參數 |
$v$ |
像距 |
鏡頭與底片距離, 由 $s, f$ 決定 |
$m$ |
放大率 |
$v/s$ |
$D_F$ |
景深遠點 |
物體能夠清晰成像的最遠距離 |
$D_N$ |
景深近點 |
物體能夠清晰成像的最近距離 |
DOF |
景深 |
物體能夠清晰成像的距離範圍 |
CoC |
模糊圈 |
感光元件中人眼能分辨的最小距離 |
-
特定物體的模糊程度 $c$ 取決於焦距、光圈、主體(對焦點)、物體距離 ( $f, N, s, D$ ) 四個參數,並與光圈大小 ( $f/N$ ) 成正比
-
當模糊程度 $c \le$ CoC,相對應的範圍 $D$ 即為景深
一個較小的景深可以由
-
可以與人眼相對應
$$
\frac{1}{v}+\frac{1}{s} = \frac{1}{f}
$$
放大率 $m$
$$
m = \frac{v}{s} = \frac{f}{s-f} = \frac{v-f}{f}
$$
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推導景深公式
用透鏡成像公式硬解
$$
\begin{align}
\frac{1}{f} &= \frac{1}{s}+\frac{1}{v} \\
\frac{1}{f} &= \frac{1}{D_F}+\frac{1}{\frac{f/N}{f/N + c}\cdot v} \\
\frac{1}{f} &= \frac{1}{D_N}+\frac{1}{\frac{f/N}{f/N - c}\cdot v} \\
\end{align}
$$
整理可得
$$
\begin{align}
D_F &= \frac{sf^2}{f^2+cNf-cNs} \\
D_N &= \frac{sf^2}{f^2-cNf+cNs} \\
\end{align}
$$
$$
\begin{align*}
c = \frac{f}{s-f}\cdot\frac{f}{N}\cdot\frac{D_f-s}{D_f} \\
= \frac{f}{s-f}\cdot\frac{f}{N}\cdot\frac{s-D_n}{D_n} \\
= \frac{f}{s-f}\cdot\frac{f}{N}\cdot\frac{|s-D|}{D} \\
\end{align*}
$$
計算模糊範圍 $c$ 在物體側相對應的大小 $x$, $m$ 為物體放大率
$$
\begin{align}
c &= mx \\
m &= \frac{v}{s} = \frac{f}{s-f} \\
x &= \frac{D_F-s}{D_F}d = \frac{s-D_N}{D_N}d = \frac{|s-D|}{D}d \\
\end{align}
$$
由此可得
$$
c = \frac{f}{s-f} \cdot \frac{f}{N} \cdot \frac{|s-D|}{D} \\
$$
顏色越黃代表影像越模糊,橘線範圍內為景深。
顏色越黃代表影像越模糊,橘線範圍內為景深。
顏色越黃代表影像越模糊,橘線範圍內為景深。
當對焦在 $s = H$ 時, $D_F \to \infty$ , $H$ 稱為超焦距
$$
D_f \to \infty, f^2+cNf-cNs = 0
$$
$$
H = f + \frac{f^2}{Nc} \\
$$
$$
\begin{align}
D_f &\to \infty \\
D_n &= H/2 \\
\end{align}
$$
紅線為超焦距,可以看出 $D_F$ 會隨著 $s$ 接近 $H$ 而趨近無限大
顏色越黃代表影像越模糊,橘線範圍內為景深。
在主體大小不變的情況下(放大率$m$ 固定),用長焦鏡頭會使遠方物體放大率增加,造成距離壓縮的效果。
為了使主體大小不變,切換長焦鏡頭必須離主體越來越遠。
下圖紅線為主體位置。可以看出在相同距離下,使用長焦鏡的物體放大率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