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00 lines (185 loc) · 12.5 KB

03.互联网核心部分.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00 lines (185 loc) · 12.5 KB

互联网核心部分

本节内容,试掌握:

网络核心部分有哪些交换技术:

  • 电路交换
  • 分组交换
  • 报文交换

网络核心部分是互联网中最复杂的部分,因为网络中的核心部分要向网络边缘中的大量主机提供连通性,使边缘部分中的任何一台主机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它是一种专用计算机(但不叫做主机)。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网络核心部分

为了弄清分组交换,下面先介绍电路交换的基本概念。

1. 电路交换

在传统的电话通信中,两部电话之间用一根线直接连接起来就能够互相通话了。

后来人们就发现,要让所有的电话机都两两相连接是不现实的。

两部电话只需要一对电线就能够互相连接起来,但若有 5 部电话要两两相连这需要 10 对电话线,如下图所示。

显然,若 N 部电话要两两相连,就需要 N(N-1)/2 对电线。当电话机的数量很大时,这种连接方法需要的电线数量就太大了。

电话线: 电话线

电话人工交换机

当电话机的数量增多时,就要使用交换机来完成全网的交换任务,于是出现了“交换”。

1878 年人工电话交换机出现,电话接续过程中的接线、拆线等完全由话务员手工操作。

人工交换机的缺点:容量很小,需要占用大量人力,工作繁重,效率低下,容易出错。

电话人工交换机

电话人工交换机,我想应该都在电视中看到过这样的情景: 主人公 A 给主人公 B 打电话,这边先有一个话务员接电话,然后如下对话

话务员:您好,请问要接通哪里 A:你好,我要接 XX 学校

然后话务员一顿倒拾,先拔了一根线,又把这根线插到另一个插口上去,然后 A 和 B 就这样神奇的接通了。


第一台步进制电话交换机

1891 年,一个名叫史瑞乔的殡仪馆老板,发明了该交换机

非常有意识的一个故事:这个老板发现偶然间发现自己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差,发现打到自己店里的生意电话,总会被话务员转接到另一家殡仪馆。后来才知道,原来当地话务员是那家殡仪馆老板的堂弟。于是,他很生气,发誓一定要发明一个不需要人工操作的交换机

1892 年,第一个“史瑞乔步进制电话交换机”在美国投入使用。

史瑞乔

“交换” 的含义

在这里,“交换”(switching) 的含义就是转接:把一条电话线转接到另一条电话线,使它们连通起来。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交换:在多节点通信网络中,为有效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动态地设定通信双方间的线路,动态地接通或断开通信线路,称为 “交换”

交换方式分类:

  • 电路交换
  • 存储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信元交换

电路交换的实际意义

在使用电路交换通话之前,必须先拨号请求建立连接。当被叫用户听到交换机送来的振铃音并摘机后,从主叫端到被叫端就建立了一条连接,也就是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

这条连接保证了双方通话时所需的通信资源,而这些资源在双方通信时不会被其他用户占用。此后主叫和被叫双方就能互相通话。

通话完毕挂机后,交换机释放刚才使用的这条专用的物理通路(即把刚才占用的所有通信资源归还给电信网)。

这种必须经过:

  • 建立连接(占用通话资源)↓
  • 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 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称为电路交换。

如果用户在拨号呼叫时电信网的资源已不足以支持这次的呼叫,则主叫用户会听到忙音,表示电信网不接受用户的呼叫,用户必须挂机,等待一段时间后再重新拨号。

电路交换特点 电路交换必定是 面向连接 的。 主要特点:

  • 在发送数据前,通信双方必须建立 临时专用(独占)物理通路
  • 该物理通路由通信双方之间的 交换设备链路逐段连接 而成;
  • 建立物理通路 时间较长,数据传送 延迟较短。(在建立物理通路时,可能需要辗转 n 个交换机,所以在建立通路上,会花费较多的时间。但是一旦将物理通路建立起来,数据就直接在这一条专用线路上传输,速度是非常快的,延迟就会较短)

电路交换分为三个阶段:

  • 建立电路(连接):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以保证双方通话时所需的通信资源在通信是不会被其他用户占用;
  • 传输数据(通信):主叫和被叫双方就能互相通电话;
  • 拆除电路(释放连接):释放刚才使用的这条专用的物理通路(释放刚才占用的所有通信资源)。

电路交换示例 电路交换示例


将交换的含义,与电路交换的含义结合到一起就是:

交换是指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在电信网中,分配资源的方式是采用的电路交换方式。电路交换首先要建立连接,然后保持连接,最后断开连接。

交换是广义,电路交换是一种方法。


电路交换的优缺点 电路交换的优缺点

小结

“交换”的概念

  • 动态分配线路资源

交换的分类:

  • 电路交换
  • 存储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信元交换

电路交换的主要特点

  • 建立临时通路
  • 逐段占用链路
  • 通路建立时间长
  • 数据传输时延小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

  1. 建立电路
  2. 传输数据
  3. 拆除电路

电路交换的优缺点

2. 分组交换

2.1 什么是分组

主机之间的通信,实际上就是主机之间数据的交换,主机 A 向主机 B 发送数据,主机 B 接受主机 A 发送过来的数据,这样一来二去,也就形成了所谓的通信。

通常我们把要发送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message)。在发送报文之前,先将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例如,每个数据段为 1024 bit。

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 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packet)。分组又称为 “包” ,而分组的首部也可称为 “包头”

分组是在互联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分组中的“首部”是非常重要的,正式由于分组的首部包含了诸如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重要信息,每一个分组才能在互联网中独立地选择传输路径,并被正确的交付到分组传输的终点。

packet

分组特点:

  1. **分割:**将完整的,较长的数据块分成等长的、较小的数据段。
  2. **包装:**将每一段数据段包装,添加一个“首部”信息。“首部”信息包含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包含目的地、来源地等)。

“首部” 的重要性:

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诸如目的地址和源地址) 等控制信息

分组交换网中的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分组首部中的地址信息,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

每个分组在互联网中独立地选择传输路径。

用这样的存储转发方式,最后分组就能到达最终目的地。

分组接收:

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

最后,在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恢复成原来的报文

这里我们假定分组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差错,转发时也没有被丢弃

接收分组

2.2 路由器转发分组过程

位于网络边缘的主机和位于网络核心部分的路由器都是计算机,但它们的作用却很不一样。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

路由器则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的

路由器之间用高速链路相连接,主机接入到核心采用较低速率的链路相连接。

路由器与网络核心

路由器:

首先路由器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分组转发

即:将分组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

路由器有两个接口:输入和输出接口,且接口之间没有直接连线。 如果输入输出接口直接连接,那将是无意义的。

思科路由器 路由器

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

  1. 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
  2. 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
  3. 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分组转发

如上图所示:

主机 H1 发送分组给目标主机 H6,我们可以看到有两条不同的路径

之所以会有不同的路径,是因为路由器在将分组发送到下一转发结点之前会查找转发表,而转发表的作用就是用来查找合适的传输路径的,这个合适的传输路径是由各路由器**协同计算(路由选择协议算法)**得到的。

所谓的合适的路径也就是指路径的传输速度如何,当然传输速度越快越好。

在这里我们要明白:

报文在分成一个个分组后,分组在传输过程中,每个分组走的路线可能并不一样,即使走的路线不一致,最终需要保证的是安全的到达目的地。


路由器进行转发分组的过程,就像现实中的物流快递一样:

  1. 揽收货物 -- 接收分组
  2. 存储货物 -- 存储分组(暂时存储)
  3. 查找下一站物流地 -- 查找转发表(查找下一转换结点、查找合适传输路径)
  4. 货物发货 -- 找到转发端口,转发分组

路由器处理分组的生活例子:

物流例子

2.3 分组交换优缺点

分组交换优缺点

小结

分组:

  • 报文分割
  • 包装携带首部信息

路由器最终要的功能:分组交换

  1. 接收分组
  2. 存储分组(暂时存储)
  3. 查找转发表
  4. 发送分组

3. 报文交换

从本质上讲,断续分配传输带宽的存储转发原理并非是完全新的概念。自古代就有的邮政通信,就其本质上来说也属于存储转发方式。

在 20 世纪 40 年代,电报通信也采用了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

在报文交换中心,一份电报被接收下来,并穿成纸带。操作员以每份报文为单位,撕下纸带,根据报文的目的站地址,拿到相应的发报机转发出去。

这种报文交换的时延较长,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现在报文交换已不使用了。

优点:

  • 无需建立连接,用户随时发送报文;
  • 不同时间一段一段地占用通信线路,通信线路利用率高

缺点:

  • 报文交换的时延较长
  • 只适用于数字信号
  • 报文长度没有限制,中间转发结点存储空间大。

三种交换的比较

三种交换

  • 电路交换: 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结点。
  •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选择

如要连续传送大量的数据,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连接建立时间,则电路交换的传输速率较快。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由于一个分组的长度远远小于整个报文的长度,因此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